团辅探秘 | 第五期:正念之旅,解锁人际关系新视角
本学期以解锁人际关系为主题的正念团体辅导活动顺利完成啦!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收获吧~
点击碎纸,
看清同学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困难:
同学A:习惯于独立解决问题,面对团队分工中的沟通与相处难题,亟需新方法应对。
同学B:在亲密关系中,难以找到和谐的相处之道。
同学C:与陌生人交往时,对方的言语态度轻易便能牵动自己的情绪。
同学D:作为团队领导者,在与团队成员相处上感到迷茫。
同学E:与朋友相处时,难以把握恰当的边界感。
......
团体过程中,同学们收获颇丰:
第一次:
识别人际互动中的自动化反应
正念团辅开始前,同学们很难想象正念是如何与人际沟通交往产生联系的。在此之前,在同学们的认知里,正念是一种类似数绵羊的助眠工具。第一次团辅,魏老师以抱枕对打的方式帮同学们重现各种让自己不舒服的场景,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方式,就像在科研中进行仿真,在课堂虚构的场景里仿真遇到人际关系困难的场景。
在团体中,同学们学到了一种让自己跳出自身视角观察自己面对的困境的方法。在人际关系出现困难时,觉察自己的情绪、想法、身体反应,接下来仿佛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分析觉察到的内容。
第二次:
正念当下,走出自动导航
在同学们的认知里,正念更像一门技能,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方式,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练习和调整,而不是一个工具,随时拿来就能用。团辅一开始,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深呼吸练习,帮助同学们放下杂念,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。在这个过程中,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都得到了更好的连接。这种专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自我感受的意识,也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更加专注地倾听他人。
通过正念的练习,同学们学会了在压力与冲突中,在情绪波动时如何让自己更自然地平静下来,这让同学们在与人沟通时可以更加平和、有耐心。
从关注呼吸,到关注呼吸和身体,到关注呼吸、身体和周围的环境,在大脑开始思考或对事物进行评价时,及时拉回,只关注当下的状态。这样最大的帮助是避免情绪发生大的波动,让头脑处于理智的状态。
第三次:
正念观察与正念聆听
在分享个人的想法时,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往往在听的过程中就已经在思考回应,而正念的练习让同学们学会了先完全倾听,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在多次的倾听练习中,同学们感受到了倾听的重要性,也掌握了一些倾听的技巧—耐心且不带评判地去观察,不仅要关注倾诉者的语言,还需要注意他人的非语言行为,关注对方当下的情绪、感受。
第四次:
打开心门,正念表达
对同学们来说,当自己处于一个随观呈现的状态时,能更清晰地听到他人的声音,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;同时也能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情绪变化、身体变化,可以更好地进行对自我的反思,这在接触正念前是比较难进入的状态。
在交流中,以诚恳的态度表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,而不是指责或评判。这种沟通方式让同学们意识到,很多冲突和误解都是因为表达方式不当造成的。通过练习,同学们尝试用非评判的语言与他人沟通,不仅减少了摩擦,也增强了彼此的理解。正念沟通课让同学们重新审视了与他人交流的方式,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自信和从容。
在本次正念团体中,同学们认识到在人际关系中放下自身的认识和看法(许多时候是偏见),会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。
第五次:
在正念中成长与收获
经过团队的共同学习后,大家不仅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广泛运用了正念,在许多其他时刻也同样受益匪浅:
当难以入眠、周遭嘈杂纷扰、愤怒时欲脱口而出粗言秽语、导师提问之际、整理思绪之时。
想到不好的回忆时、倾听朋友诉苦时。
心思飘忽不定、体能测试前夕心怀忐忑、活动落幕后的失落时刻。
遭受误解、言语衔接的困惑瞬间、需要重拾与久未联系友人的情谊之时。
......
带领老师的心语赠言:
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,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,这种差异性必然会带来摩擦、冲突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·弗兰克(ViktorEmilFrankl)说: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,在那个空间中,我们有力量选择自己的反应,而我们的反应展现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。
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可能是一个“麻烦”,但也可能是一个“机会”——一个了解我们自己、他人和世界的机会,正念恰恰能帮助我们用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关系:在触碰与触碰之间,我们创造着我们的世界。欢迎有机会一起正念,体验正念沟通的魅力!
带领老师
teacher
魏丽
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
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助理心理咨询师
牛津正念中心MBCT正念师资老师
牛津正念中心MBCT-L带领老师
END
本期编辑 | 梁辰洁 冯元缘
责任编辑 | 曲 佳
责任主编 | 谷 博